陶器的加釉及装饰

陶器可以有很多方法装饰,包括:

在坯体上,例如在表面上切割出模式。 
釉下彩(Underglaze),在很多青花瓷都有使用。 
釉中彩(In-glaze decoration) 
釉上彩(On-glaze decoration) 
搪瓷


添加剂
添加剂可以在陶器形成前加在坯体里,从而在烧制后达至预期效果。粗糙的添加剂如耐火砂(grog)有时会用作给最后成品一个需要的质地。鲜明颜色的黏土及耐火砂有时会用作给已完成的陶器制造花纹。着色剂,通常是氧化金属及碳酸盐,会个别或组合加在陶器上制造一个理想的颜色。可燃粒子可以与坯体混合再压在表面上去制造理想质地。

玛瑙纹饰陶器
玛瑙纹饰陶器(Agateware),因为它有多层或多带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令人联想起石英矿物玛瑙。玛瑙纹饰陶器由混合数种不同颜色的黏土制成,但其混合的程度不是不能分别两者。陶器有一种独特的纹理或斑点外表。"玛瑙纹饰陶器"此名词在英国形容此类陶器;在日本则用"neriage";而中国自从唐朝就已经制造此类陶器,称为"大理石陶器"。选择黏土制造玛瑙纹饰陶器需要精心的考虑,因为使用的黏土一定要有吻合的热运动特性。

捆边托底法
此方法利用手或机器在碟或杯子边缘加上一绦一条的颜色,通常陶艺家会在陶轮上使用此技巧。

挤光加工
陶器在烧制前表面会被木制、铁制或石制的工具挤光加工,令烧制后的陶器成品仍然保持着光泽。要制成一个有高度光泽的陶器,有两种可能,一是使用幼细的黏土;二是在成品半干及缺乏水份时进行挤光,但陶器在此时十分脆弱,所以弄破陶器的危机很高。

 
化妆土
这是一种泥釉,主要为白色或奶油色,通常在烧制前涂在陶器表面上。其目的通常为装饰性的,但亦会用为掩盖黏土中不理想的效果。化妆用泥釉可以用上油或浸泡形式加上,令涂层可以均匀及平滑。陶艺家由史前时期已经使用化妆土直到现代,有时亦会与五彩拉毛(sgraffito)粉饰组合,一层化妆土会被刮走去显示出底层黏土颜色。足够细心的话可以在一层涂层上加上第二层不同颜色的涂层,再切开第二层涂层去显露出内里涂层的颜色。在此使用的化妆土通常包含不少硅土,有时会接近陶瓷釉面(ceramic glaze)的成分。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转移印花(Transfer-print)或是贴花釉法(decal)。此方法主要利用来把设计加在工艺品上。平版印刷包括三层:颜色或图像,此层构成装饰设计;面釉,一个清晰的保护层,可能包括一个低熔点玻璃;底纸,为设计透过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或平版印刷技术印刷的地方。在众多能够转移设计而且能够移除底纸的方法中,部分适合在机器应用。


以金作装饰用在部分高质素的陶器中。它的应用方法有多种,包括:

纯金(Best gold)── 金粉悬浮在精油中,与助熔剂及汞盐增塑混合。它可以在绘图技巧中应用。从窑中拿出来时并无光泽,需要挤光来显现出其全部光泽。 
酸金(Acid Gold)── 一种在1860年代早期在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美敦有限公司(Mintons Ltd)的工厂发展以金作装饰的方法。上釉的表面在加上金前以稀释的氢氟酸蚀刻。此过程需要高度技巧,亦只会用在最高级的陶器上。 
亮金(Bright Gold)── 包括硫树脂金(gold sulphoresinate)溶液、其他金属树脂盐及助熔剂。此名来自从窑中拿出来时不用挤光的装饰外表。 
淡菜金(Mussel Gold)── 是一种金装饰的古法。它利用金叶、糖、盐与陶器摩擦,接着洗走可溶解的东西。 

加釉
主条目:釉
釉料是一种加在陶器上的玻璃状涂层,其主要目的包括装饰及保护。釉料的成分分别很大,但通常包括多种材料的混合,而那些材料一般情况下会在窑中比其覆盖的陶器在更低的温度烧成。釉料其中一种重要的功用是令陶制容器可以防止水及其他液体渗漏。釉料可以利用擦上黏土、喷洒、浸泡、拖曳或刷上一层由釉料及水组成的泥浆薄膜等方法加在陶器上。刷上釉料的方法倾于给予一个不均匀的涂层,但与装饰技巧一样有效。在烧制前后的釉料颜色可以有显著改变。为了防止加釉陶器与窑中设备在烧制中途黏在一起,一种方法是把一小部分例如脚部不上釉,或是以一个特别耐火的靴刺状物作支撑。它们会在烧制后移除。有时在窑中会进行特别的上釉方法。其中一种例子是上盐釉(salt glaze),食盐会加入窑中形成一种杂色的橙皮质地。除了食盐外其他物质亦会加入窑中,包括硫黄。在柴窑中燃料中的煤灰可以在陶器表面制造出灰釉(ash glaze)。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先锋创易五合一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