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器

中国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1962年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圆底罐,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测试为公元前6875±240年,为夹砂红陶,外表有绳纹。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500~前4900年)中的陶器则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亦有少量灰陶。在接下来的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品质提高,种类增多。 在中国,彩陶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彩陶"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在1953年首先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被发现,主要包含水壶及碗等。一开始它们上面纯粹为红色,但陶器上渐渐有独特的符号,称为半坡陶符,纹饰有动物纹、几何纹、编织纹等。此后在临近各省也发现了类似的陶器。在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的龙山文化中,出现了黑陶,这是中国制陶工艺的一次高峰。 在商朝,有理论认为是当时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带来陶轮的技术,令陶器量产化。在周朝,以陶轮制作的陶器会以更高温烧制,令其硬度增加,同时亦会使用绿色的釉料。秦朝的陶俑兵马俑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在此时陶器的描绘主题由动物转变为人。在汉朝,陶器的描绘主题由为佛教的传播而出现了佛的形象。到了唐朝,中国出现了白色的陶瓷,而同时亦出现了其他陶像,唐三彩成为当时艺术精华的代表。到了宋朝,因为瓷器技术开始成熟令中国的陶器的辉煌被瓷器完全盖过。此后中国的陶瓷器重点便落在瓷器上。然而明清的紫砂壶等陶器乃至近代的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的陶器工艺仍然有非常高的水准。
希腊
        希腊的陶器因应不同时代而有很大的转变。在新石器时代希腊的陶器称为"彩虹陶器"(Rainbow Ware),主要由红色及黑色混合在一起。而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塞斯克罗陶器"(Sesklo Ware),由红色及白色组成几何图案。而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由黑色及奶油色组成的螺旋图案。明洋陶器(Minyan ware)则在青铜时代早期出现,完全由灰色组成。到了青铜时代后期,希腊陶器上出现了设计图案,主要以黑及红色在奶油色底色上加上图案。期后因为希腊占据了克里特岛,而令希腊陶艺家吸收了米诺斯文明而在设计中包含了海洋生物的图像。在希腊黑暗时期的陶器则完全缺乏任何的设计,及完全不使用陶轮,令陶器倾向一侧。"原始对称"(proto-symmetry)风格陶器在接着出现,其特色是在陶器上有很多圆形图案。在后来出现的"对称陶器"中,陶艺家会在器皿的每寸加上线。其中较有特色的如在科林斯会在陶器上绘上西亚神话生物,在雅典则会在陶器上希腊神话,特别是伊利亚特。雅典很多的陶器会被作为陪葬用途。在古风时期(Archaic period),希腊陶器上的希腊神话图像由剪影(silhouette)图案作主导。期后以剪影图案的风格被以黑色为底色榇托出红色的图案所取代,称为红彩陶器(red-figure pottery)。接着希腊的陶器制作便因为不明原因而完全停止。
伊斯兰
        伊斯兰陶器的前身是阿拉伯陶器,当时陶艺家开始使用含属的釉为陶壶上色。玻璃釉在阿拔斯王朝兴起,用作模仿中国的白陶瓷。期后陶艺家不停尝试在一层釉上加上另一层釉,及烧制陶器多于一次。因为蒙古占领了中亚及中国令伊斯兰世界有更多接触中国陶器的机会,从而令西亚地区模仿了其用色及模式。
日本
        日本的陶器初期由圈状黏土再加上以手按压的绳子图案,并在空旷地方烧制而成。在7世纪未唐三彩传入,日本融合了本身文化仿制唐三彩创造出"奈良三彩",主要用于宗教用途如宗教仪式。在桃山时代千利休的推动令日本陶器在茶具方面出现很多珍品。到了近代,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的"民艺运动"令日本陶艺界人才辈出,陶艺家如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等陆续涌现,令现今日本陶艺对世界陶艺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先锋创易五合一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