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陶论瓷
  • 水晶玻璃塔

    水晶玻璃塔  水晶玻璃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赠周恩来同志礼品。

  • 青花瓷壶

    青花瓷壶  青花瓷壶,2012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赠送的礼品。

  • 掐丝银烛台

    掐丝银烛台  掐丝银烛台,1956年,埃及总统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尼泊尔镶银像宝石坛城

    尼泊尔镶银像宝石坛城  尼泊尔镶银像宝石坛城,1956年7月,尼泊尔国王访华代表团团长巴·夏尔马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木嵌铜雕挂牌

    木嵌铜雕挂牌  木嵌铜雕挂牌,1970年12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木雕人物挂屏

    木雕人物挂屏  木雕人物挂屏,1974年6月,加纳农业部长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木雕酒桶

    木雕酒桶  木雕酒桶,1953年,保加利亚政府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镂雕双层银盒

    镂雕双层银盒  镂雕双层银盒,1971年4月,尼泊尔全国评议会议长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橘黄套色水晶玻璃花瓶

    橘黄套色水晶玻璃花瓶  橘黄套色水晶玻璃花瓶,1954年,波兰政府赠刘少奇同志礼品。

  • 仿古小口陶瓶

    仿古小口陶瓶  仿古小口陶瓶,1973年5月,希腊副首相尼古拉斯·马卡雷佐斯赠周恩来同志礼品。

  • 彩绘希腊神话故事陶瓶

    分享到新浪微博彩绘希腊神话故事陶瓶  彩绘希腊神话故事陶瓶,1957年5月,希腊工会民主阵线访华代表团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镀金雕花鸟纹铜盘

    镀金雕花鸟纹铜盘  镀金雕花鸟纹铜盘,1974年3月,斯里兰卡贸易部长赠周恩来礼品。

  • 石质泰姬陵模型

    石质泰姬陵模型  石质泰姬陵模型,1954年6月,印度阿格拉市政府赠周恩来同志礼品。

  • 掐丝银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外公务交往中受赠了大量职务性礼品。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反映了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掐丝银盘  掐丝银盘,1971年12月,苏丹副总统立德-哈桑-阿巴斯赠毛泽东同志礼品。

  •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斗赏析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斗赏析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衷于清谈和玄学,谈吐不俗,而又行为放荡不羁。他们对时政持超脱旷达的态度,常结伴游于林间,寄情山水,纵酒欢歌,悠然自得。这种处世态度被统治阶级所崇尚。其故事被历代文人广为传播,常常是文章、绘画创作的题材,历久不衰。  这件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纹笔斗,造型优美,直口,腹部微微内敛,束腰,玉璧形底,底心书青花“康熙年制”四字楷书款。胎质细腻坚密,釉面肥厚滋润,凝洁如玉。构图严谨,画

  • 永宣青花瓷龙纹异同有助断代

    关于永宣青花瓷龙纹,人们多认为其表现为龙体壮硕,趾爪有力,头大,威猛;认为永乐龙纹有直披发和竖披发两种,象鼻,猪嘴;多认为宣德龙纹向上飘起,下颚突出,猪嘴。其实永宣青花瓷龙纹不仅多(宣德八年朝廷一次就下令烧造四十余万件龙凤纹青花瓷),而且多姿多彩,远不是上面说的那么简单。  为了弄清永宣青花瓷龙纹的具体形貌,笔者从耿宝昌主编的《故宫(微博)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梁穗主编的《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文物出版社)、《明代陶瓷大全》(台湾艺术家出版社)、《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湾国立故宫

  • 景德镇民国瓷器鉴赏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千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人才基础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60余年的清朝统治,位于景德镇珠山南麓的延续达600多年的御窑厂宣告终结,这也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自明代以来由官方引导的“官民竞市”产业格局变成民窑唱独角戏的局面,大批供职御窑厂的工匠和艺人或转入民窑,或自立门户,他们以高超的训练有素的制瓷技艺,给当地的陶瓷业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

  • 断代 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盘

    1993年上海创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景德镇沪景瓷厂共同完成中国科学院一个景德镇70年代柴窑改煤窑后10多年都没有生产青花釉里红陶瓷产品的课题,此物为景德镇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汪桂英创作的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盘(煤窑烧制;其釉里红泛铜绿,为上等佳品),为断代产品。  宝物所在地:景德镇华英陶瓷馆持宝人:辛志华辛志华,江西抚洲人,江西诺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首席设计师,景德镇华英陶瓷馆馆长。  华英陶瓷馆坐落于陶瓷文化历史博览区民俗博物馆内,是一个集文化保护、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文博旅游景点。 馆内作品包含了从宋至今各

  • 了解陶瓷的成分元素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陶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家居装饰品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

  • 马家窑文化 早期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约4650年—4350年之间), 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1923年,安特生在兰州购买了一批出自洮河流域的史前彩陶器,主要是半山、马厂时期的。之后,他在洮河流域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发掘,共发现史前遗址49处。根据调查,他在《甘肃考 古记》中将中国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分为六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先锋创易五合一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